刚刚,重磅新政落地!

  炒股就看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

  大盘全天震荡分化,沪指冲高回落小幅下跌,创业板指震荡反弹。

  盘面上,医药股全线走强,熊去氧胆酸概念股领涨,、、均20CM涨停;抗病毒面料概念股大涨,4连板,涨停。旅游等消费股午后异动拉升,、涨停。板块方面,熊去氧胆酸、抗病毒面料、旅游、中药等板块涨幅居前。

  下跌方面,煤炭、地产等蓝筹板块陷入调整,、、跌停。煤炭、先进封装、工业母机、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
  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,两市超2800只个股下跌。截至收盘,沪指跌0.4%,深成指涨0.17%,创业板指涨0.87%。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486亿,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96亿。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.73亿元,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3.91亿元,深股通净买入16.64亿元。

  港股方面走势大起大落,午后,恒生指数一度涨1.5%,恒科指一度大涨超3%,随后两大指数大幅回落,纷纷跌超3%。稀土永磁、钢铁、房地产板块走弱。

  01

  防疫“新十条”重磅落地

  今日市场上有两则重磅消息。

  首先,新华社今日报道,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;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,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。

  其次,据央视新闻,国家联防联控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。通知共提出10条具体事项,聚焦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、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、优化调整隔离方式等。

  疫情防控政策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,对短期情绪影响显著。上述消息一出,携程平台上的机票瞬时搜索量猛增160%,其中,春节前夕(腊月二十五-除夕)的机票搜索量暴涨至三年以来最高点。

  A股方面,大盘直线拉升,沪指一度拉升近1%,随后出现回落。板块方面,航空机场、旅游酒店、食品饮料、商业百货等大幅拉涨,疫后消费复苏成了市场一大主线。同时,新冠防治概念再度活跃,其中熊去氧胆酸概念全面发酵并带动中药方向全面走强,细分题材抗病毒面料方向领涨。

 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、我国新疫苗上市推广以及特效药推出,疫情防控有望进一步优化,但科学精准防控的长期趋势不变,因此对医疗存在较大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强调关注精准防控相关主题,包括疫苗、新冠特效药、医疗设备与体外诊断;以及疫后复苏相关主题,如医疗服务等板块。

  02

  “抄底”大军集体出手

  市场反攻之下,各路资金入市意愿强烈,近期来多路资金大幅流入。

  首先,上市公司继续密集回购。

  自10月14日证监会修订增持、回购相关规则,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,近两个月的时间里,A股上市公司回购热度持续上升。以创业板为例,截至12月6日,创业板公司四季度以来共披露18起主动回购方案,金额上限总计达38.9亿元,已是三季度19.25亿元的两倍。

  个股方面,猪企龙头,母婴零售龙头,电池板块的、,半导体板块的等均公布了回购预案,最高拟回购1亿~18亿元不等。近期,多家拟回购的公司股价触及阶段新低乃至历史新低,随着市场信心回暖,不少个股反弹幅度已超过20%。

  其次,融资资金大幅净买入。

  数据统计显示,11月以来,A股市场融资净买入279.29亿元,两市最新融资余额约1.47万亿元。以申万一级行业划分,共计13个板块融资净买入额在10亿元以上。医药生物融资净买入额居首,高达115.34亿元;电力设备次之,有76.6亿元;通信、机械设备、建筑装饰、基础化工、电子等融资净买入额均突破20亿元。

  个股方面,截至12月5日,融资资金最新持仓较10月底增加30%以上的个股有34只。高铁龙头,煤炭龙头、,通信龙头,地产龙头,半导体设备龙头等大市值公司均在其中。

  第三,北向资金持续入市。

  今日,北向资金继续保持净流入态势。拉长时间线看,11月29日以来,北向资金净买入已接近400亿元。

  从前五个交易日净买入额居前个股可以看出,北向资金偏爱核心资产,消费、医疗、新能源板块皆有涉足。其中、被净买入超20亿元,、、、、等也被大额净买入。此外,近来火热的“中字头”个股也受到了关注。

  此外,过去几周里,多只海外基金同样有了新动向,一些以中国市场为重的ETF的看涨期权活动正在激增。其中,规模73亿美元的iShares MSCI中国ETF在11月上涨了约32%,资金流入量约为5.67亿美元。规模58亿美元的KraneShares CSI中国互联网基金在过去一个月也上涨了48%,认购量升至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
  03

  A股估值仍在底部区间

  与奢侈品定位不同,股市投资讲“买对的,不买贵的”。因此,资金密集入市的一大核心逻辑就是A股估值仍在低位。

  根据通联数据发布的市场估值监测数据,截至12月5日收盘,上证指数、深证成指、创业板指、科创50的市盈率估值分别处于近三年10.59%、14.92%、3.09%和3.65%的历史分位。整体来看,A股主要股指的市盈率估值优势较为突出。

  拉长时间线看,截至12月5日,沪深300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、中小300 等主要指数的市盈率估值均处于近十年(或发布以来)的30%分位上下,低估情况明显。

  分行业看,估值较低的有色金属、电气设备、家用电器三个行业的市盈率估值,分别位于近三年2.48%、4.33%和6.05%的历史分位,即接近最近三年的估值最低位,在所有A股行业中也明显处于低估的状态。

  目前,A股估值结构存在巨大改善空间。一方面,A股估值不均衡,银行及国有企业估值偏低;另一方面,在产业链升级转型、新旧动能转换时期,市场估值逻辑将发生变化。

  在投资者结构方面,A股个人投资者占比更高。美国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(占比约56%),尤以基金、养老金与社保的长线资金为主;而A股的投资者以一般股民为主,从成交量角度来看,我国机构投资者只占约18%。

  展望2023年,A股有望走出估值修复行情。

  一方面,基本面上,随着2023年经济复苏、产业结构升级趋势进一步延续,A股营收和盈利增速均有望整体上行,荀玉根预计2023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%-15%。

  另一方面,资金面上,2023年美联储加息有望停止、国内居民资产配置力量渐显,因此海外流动性有望边际改善,A股微观资金面趋势望转为增量流入。

  短期情绪面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正在持续修复,估值水平处于低分位区间又是A股长期配置的底层逻辑,同时,政策预期、人民币汇率、经济基本面三大拐点渐次出现,合力之下,判断A股将逐步聚力上行,并延续中期全面修复的趋势,进入2023年二季度后上行动能更强。

新浪声明: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,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,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与本网站无关。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。 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